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及的“新质生产力”备受瞩目。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后,便成为中国经济热词。这一关键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被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十大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排首位
海南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温度”“深度”“纬度”,是海南的优势所在。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流种业、深海、航天创新力量在海南集聚,形成了比较优势。
未来,海南将聚焦种业、深海、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向种图强”——种业振兴 海南显担当
目前,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16个项目已完工并陆续投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确权交换中心、种业创新中心等13个项目提速增效、加快建设……
随着“南繁硅谷”建设的推进,海南一批种业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聚集全国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和地方资源优势,更好地推动种业创新,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海南力量。
“向海图强”——深耕海洋经济 加快迈向海洋强省
深耕海洋经济,海南将实施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鼓励养殖用海与海上风电场、休闲渔业等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南海粮仓”。
去年,乐东深远海养殖平台下水投产试养成功,实现海南深远海大型桁架类养殖网箱零的突破,当前全省第一艘10万吨级以上养殖工船也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建成现代渔港2座,打造海洋牧场2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2-3个,新增休闲渔船90艘。
推进海洋油气、油服基地、深海装备、海洋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项目建设,陵水25-1、乐东10-1气田投产。今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100亿元,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南”,加快迈向海洋强省。
“向天图强”——着力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去年底,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已如期竣工,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形成发射能力过程中取得关键进展。今年6月,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将迎来首发并实现常态化发射,落地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项目5-6个。
借助海南自贸港优势,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加快推进“三区三链”发展和“航天+”产业体系构建,着力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海南将依托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快速形成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创新。
“向绿图强”——逐绿发展 绘就生态底色
首个6万吨碳捕集项目开工、首单蓝碳交易落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公布实施、禁塑持续刮起绿色新风、“六水共治”攻坚战取得系列阶段性成效……
2023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南持续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家底日益丰厚、绿色活力不断释放……
逐绿前行,海南将持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探索陆海统筹、山海联动生态修复新范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实施标志性工程,推进“双碳”工作,探索贯通生态保护、增值、变现全过程的有效机制,建设美丽海南,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向数图强”——追梦数字“星辰大海”
作为海南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应用项目及科研算力服务平台,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已于2023年全面建成。通过精心打造“一条链、一个圈和一张网”,初步实现了“全球航天数据落地文昌,文昌航天数据服务全球”的目标。
目前,海南发射了3颗遥感卫星,建设了3类13座卫星地面站,建成了国内A级国际T3级的超算中心。构建了以“天上拍”“地上收”“云上存”“超级算”“量子传”“政企用”为关键节点的航天大数据产业链。服务了上百个算力用户和数据用户,并且实现了航天数据到20多个国家的出口。
壮大数字经济,2024年海南将加快推进5G、算力、国际通信海缆等数字新基建。丰富游戏出海、卫星数据、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探索跨境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在特定区域开展“两头在外”数据加工业务。引导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数字大健康、数字创意设计、关键核心零部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力车联网、卫星互联网、通用AI等新赛道,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