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局务要闻
十年新跨越 奋进自贸港 | 省大数据管理局:数据赋能服务更“走心”
时间:2022-10-17 来源:

“尊敬的用户您好,‘农业发展奖补资金专项’正在申报中,‘海易兑’系统匹配到贵司符合申报条件的程度较高,您可通过点击链接查看详情……”近日,海口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收到了“海易兑”系统的“催报”短信。

“政府主动提醒我们申报资金,而且可以在线办理,真的太便捷了!”李先生说。

这是近年来海南借助大数据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南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智慧海南建设技术支撑保障机构,省大数据管理局围绕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和我省中心工作,主动对标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以大数据、信息化服务推进自贸港建设。

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

“海易兑”系统是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指导下,由省工信厅、省大数据管理局共同建设的省级惠企政策兑现服务系统,目前已累计为2万余家企业推送政务服务短信,提升企业获取惠企政策信息的便利度,逐步实现从“企业找政策”转变到“政策找企业”。

“海易兑”系统,是“海易办”平台的子系统之一。省大数据管理局着力打造“海易办”政务服务品牌,统一全省政务服务入口,汇聚各市县、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海易办”平台完成整合省级部门自建业务系统电脑端应用75个和移动端应用29个;推动政务服务再出发,推出高质量高频事项310个、“一件事一次办” 101个和“智能快办”服务31个,实现134个事项“跨省通办”,平台总用户数已超3200万。同时,平台持续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归集了315类4110万个电子证照,其中73类高频证照已在多个政务服务办事减材料场景中应用,有力助推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提升至94.21%,群众总体满意度达99%。

“海政通”平台则立足于提高政府内部办公效率,促进办事流程再造,构建“一网协同”体系。当前,平台整合接入了全省统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及130个政务应用,搭建全省18个市县及115个省直单位的组织架构,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9.7万人,逐步形成全省统一办公总入口,支撑政府内部“零跑动”。

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2022—2025)》,其中明确提到“海易办”要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总入口”,“海政通”要成为“全省各级政府内部协同办公总入口”;海南要依托“海易办”“海政通”两大基础平台,深化“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监管”,支撑“智慧海南”建设,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未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平台之外无系统’要求,加速打造‘海易办’‘海政通’两大平台,形成对公众办事、对政府内部办公的便利化平台,推动全省政务领域的全面覆盖和纵横联通,实现政务数据共建共享,共创海南自贸港一流营商环境。”省大数据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董学耕说。

为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在相关国家部委支持下,海南敢闯敢试,突破省部数据互通壁垒,协调国家各部委为我省共享40项部委数据,其中26项数据资源已落地海南,进一步提高办事的便利程度。

“我们按照‘应归尽归’原则,归集了全省300多亿条政务数据;构建了全省人口、法人、信用、证照、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为我省提供24个国家部委128条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截至目前,共为全省88家省直单位和19个市县提供152006项数据共享服务,较好支撑封关运作、营商环境、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以数据赋能业务应用成效初显。”省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吴成说。

利用信息化手段,筑牢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省大数据管理局迅速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部署,用信息化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以数字化保障防控全链条精准高效。

对此,俄罗斯游客斯特尔(化名)一家深有体会。今年8月初,斯特尔一家在三亚旅游,因受疫情影响滞留海南,在客服工作人员的热情协助下,他们通过海南健康码系统新上线的“离琼申请”“预约健康驿站”等功能,完成核酸采样并提交离琼申请后,顺利离岛返回家乡。

为保障疫情期间各涉疫信息系统高效协同运行,省大数据管理局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充分调集多方资源,不断夯实“七个一”一体化大数据支撑底座,提升系统集成化技术服务能力,尽力克服了系统管理分散可能带来的系统崩溃风险,确保信息化更加稳定、可靠地支撑全省疫情防控工作。

我省大数据工作者更是“以快制快”,与病毒传播拼速度,快速搭建系统功能,持续优化系统逻辑,充分践行“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大数据支撑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让滞留旅客安全有序返程,48小时内迅速开发完成“离琼申请”功能,并陆续上线“健康管理驿站”“离琼码”等多项功能,提供滞留旅客返程全链路服务,其中“离琼申请”上线当天就有7万多名旅客提交申请。

这些都是省大数据管理局按照“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理念构建一体化支撑体系的成果。“除了功能开发外,我们还通过理顺数据共享流程,将离琼数据及时共享至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让滞留旅客目的地省份可以第一时间拿到滞留旅客的相关情况,针对性地安排隔离转运资源,开创了疫情数据由出发省到国家再到目的省的数据共享新模式。”省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孙少科说。

“最高峰时期,海南健康码30秒在线人数近6.9万人,单日亮码超3000万次,核酸采样解码和地点码扫码分别达702万次和540万次,均创历史新高。可以说,海南健康码作为全省疫情防控极为重要的信息化系统,在本轮疫情期间经受住了考验。”董学耕说。

截至目前,海南健康码已有领码用户3663万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家庭码”“境外领码”等功能,支持来自8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7万名境外人士完成领码,并完成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全省互认其他省份健康码938万人次,实现疫情防控多场景应用,助力复工复产复学。

“海政通”平台也在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12日,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的青年志愿者小许踏上去三亚的路,很快志愿者队伍的中队长就把她拉进了“海政通”平台志愿者的联络群里。

“对于我来说,‘海政通’就像一个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很方便!”小许说。

为让数千名抗疫志愿者建立有效沟通,迅速了解疫情态势并投入抗疫工作,省大数据管理局组织项目组连夜奋战,仅用3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志愿者的数字化指挥调度体系构建,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准服务和安全的数据支撑。

创新数据产品超市,“数”说未来无限可能

近日,省大数据管理局收到了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发来的感谢信,该行对省大数据管理局在助力个人消费信贷数据产品“惠民贷”开发建设过程中给予的数据提供、专业支撑和高效服务表示由衷感谢。

长期以来,受制于信息不对称等难题,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时常面临数据不全、客户画像不清晰等痛点,导致审核质效不高,业务开展困难,客户体验较差。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通过对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进行融合汇聚、清洗、加工,采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保障数据资源全流程依法安全有序开发利用,完善信用数据维度,精准刻画客户画像,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情况下,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助力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开发了个人消费信贷数据产品“惠民贷”,进一步拉动我省消费持续增长。

据悉,自今年5月初“惠民贷”正式上线至今,申请人数在常规客群的基础上新增3600多人,人均贷款额度较常规惠民贷增幅达160%。

这只是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的典型个案。自2021年底正式上线以来,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已建成“线上旗舰店+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综合型数据产品交易服务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超市已经接入了超过千亿量级的政务数据和近十亿量级的社会数据,吸引超350家企业注册成为会员,上架近700个数据产品,涵盖科技创新、财税金融、法律服务等23个领域,还打造了“健康易通”“好客贷”等一大批拳头产品,以点带面推动海南数据要素市场初具规模。

同时,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还致力于推动公共数据资源赋能多领域的数据开发利用,打造成集数据“归集共享、开发生产、流通交易、安全保障”为一体的理念先进、功能齐备、配套完善、管理高效、运营良好的数据开发利用创新平台、大数据产业孵化平台和国际性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

此外,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还通过有序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和整合社会数据资源,引进具有技术服务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的大数据企业、机构和团队,进行数据产品开发生产、供需对接、流通交易,构建一个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数据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开发利用数据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创新平台,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我们计划将依托数据产品超市线上旗舰店和线下体验店,围绕1+N+X(1个总店,N个分店,X个行业版主)的运营布局深化超市建设和运营,切实做大数据产品超市营收、做优数据产品超市服务、做强数据产品超市品牌,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省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邓龙江说。